找到相关内容2343篇,用时3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般若的两种论式----以龙树四句和智者四句为例

    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  注23 《摄大乘论》云「诸种子当知有,剎那灭,俱有,恒随转  应知,决定、待众缘、唯能引自果。」这是从种子的六个面相  来说的。  注24 关于华严...,在印度,般若是个共法,它并没有两理解。今若说天台可以提  出对般若学的不同理解,而且主要就是根据般若系统而作的不同理解  ,则它至少是印度佛学不曾有过的理境。  就上述意思而言,姑且不论天台思路的...

    谢大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2274037.html
  • 藏文 《声明要领二卷》

     4.「神通」释文为「所谓sadabhi-jnanamani是神通,即abhita,意为显著,jna指知,因真实获得天眼、天耳、不知他心、随念宿昔之知、神变知及诸漏完尽之知等,故名『神通』(...,只在跋尾中称此书为 《翻译名义中集》,其梵名为madhyavyutpata (注五 ),而日本学者将其译作nigha.n.t,意为《语汇》 (注 ),实不若原跋之恰当。  本书笔者所得的版本有二:...

    胡进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2774048.html
  • 从湛然《十不二门》论天台思想之发展演变

      师对此文投以相当之关注,纷纷为〈十不二门〉作注疏,在中国已留  传下来之注疏有,亦有诸多注疏已佚传。而所注疏之观点存在诸  多之不同,甚至形成对峙之局面(如山家、山外),以及仁岳对其师  知礼...,以理为总,以事为别。(注75)  引文中之事理总别,归纳如下︰  1.事 总──总在一念  事理别──别分色心  2.理 总──一切诸法无非心性  事理别──一切诸法  ──────  (注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3574059.html
  • 天台化法四教“三藏教”之研究──以《教观纲宗》为架构(2)

    谈论三藏菩萨位:“一、发菩提心;二、行菩萨道;三、三十二相业;四、度成满;五、一生补处;、生兜率天;七、八相成道。”[136]  1、发菩提心:“问曰:‘何名发菩提心?’答曰:‘缘生灭四谛,起慈悲四弘誓愿,即是发菩提心也。’”[137]智者大师对于四弘誓愿于《四教义》云:  四弘誓愿者:一、未度者令度者:即是天魔外道爱见二道众生未度三界火宅之苦谛,令得度也。二、未解者令解者:即是爱见二...

    正持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015974442.html
  • 行愆法师:佛学问答

    杀、不闻杀和不为自己杀。初学者也可以选择初一、十五、或斋、十斋日吃素。一日吃素,天下杀生无我份。当今世界,吃素渐渐成为现代人的生活习惯,皆因吃素对身体健康带来很多好处,并有以下利益:   ◆ ...者极希望有人为其做功德,因四十九日后,便会随自己的业力而受报于道,即在天、人、阿修罗、饿鬼、畜生、地狱道中轮回。假使已转世为人,又有亲眷为其做功德,则可增福报,身壮力健,事业顺利,一切如意等,若在...

    行愆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5074746.html
  •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述义

    无住为用。体比喻其坚,相比喻其明,用比喻其利,合此三德,以表般若的圆融广大。这部经,经过次翻译了,以鸠摩罗什译得最胜,合我们东土人的意境,文笔也极灵活,所以人人喜读。翻译中,以隋译是梵文对照而译...特许大心凡夫,此人虽未成菩萨,还在凡夫地位,但心量已大,是个法器,可以成就的。人有四德性:一、不甘自弃,决信自己可以成佛无疑。二、平等慈视众生,皆可成佛,故能不轻后学。三、魄力胆量胜人,日后承当力大。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33476149.html
  •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

    而言,包括感官心识。 如果五蕴之中能找到任何永恒坚实的东西,那么就可以相信,因为有了这些基础,“自我”是存在的。但是,如果像分析汽车一样去分析一下组成“自我”的五蕴,我们绝不会发现其中有任何东西可以...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宗萨钦哲仁波切 目录 译者前言 序 自我的观点 第一章 正确的见地 第一节 见地 第二节 两见地 第三节 自我及自我的见地是错误的概念 第四节 空性 第五节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0876305.html
  • 观世音菩萨——圣严法师

    法华经》中与我国最有缘的一品。 我们再来介绍观世音菩萨的意思,可有两解释:1.是《楞严经》卷所说这位菩萨最初的修行方法,是耳根不向外闻,而是向内自闻耳根中能闻的闻性,由此做到「动静二相,了然不生」...观世音菩萨用怎样的态度和方式来广度众生呢?这就要说到「三十二应遍尘刹」了。三十二应身,典出《楞严经》卷,也就是观音菩萨为了适应各种不同根性及类别的众生,他可化现三十二不同的身份,为之说法教化,那便是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0676350.html
  • 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易读版——原经文

    道分由 造十习因 受交报 精研七趣:地狱 饿鬼 畜生 人道及仙人 天人道 阿修罗四 【9—10卷】 五十阴魔 两个根本:一者,众生无始生死;二者,无始菩提涅槃。 二 见:一者,...及诸大众,倾渴翘伫,钦闻示诲。 【两根本】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,其光晃耀如百千日。普佛世界,震动。如是十方微尘国土,一时开现。佛之威神,令诸世界,合成一界。其世界中,所有一切诸大菩萨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2576366.html
  • 体悟世间无常 珍惜出家暇满身

    舍利弗,乐出家者,则能摄取十功德。何等为十?一者不著诸欲;二者乐阿兰若;三者行佛所行;四者离凡夫行;五者不著妻子及以财产;者离恶道因;七者修善趣法;八者宿世善根皆不损减;九者恒为诸天之所叹羡;十者一切...令得灭罪。何谓方便?谓善知识。何谓善友?谓正见人,是为善友,常以正教,调伏其心。……王白佛言:……如世尊说,祸福不同。我先帝大王,有何恶业,受苦报耶?佛告王曰:先帝大王有种罪。何谓?一者傲慢妒弊...

    学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83377137.html